重振大明

以小說推薦為敘事背景的小說《重振大明》是很多網友在關注的一部言情佳作,“韭菜東南生”大大創作,朱宇洪承疇兩位主人公之間的故事讓人看后流連忘返,梗概:但李自成并不是天生就是流寇,如果豐衣足食,國泰民安,鬼才愿意造反,所以歸根到底,大明朝的問題還是兩個字:民治。至于建虜,只要緊守山海關,重兵屯于薊遼,加強沿途長城要塞的防守,堵死建虜繞道蒙古侵襲大明的路徑,再配合平遼三策,堅壁清野,不出五年,建虜必亂??磥?,陳新甲終究不是兵部尚書的最佳人選。見朱慈烺...

熱門章節免費閱讀


面對國本,未來的皇帝,陳新甲沒有藏私:“殿下,恕臣直言,實至今日,衛所制已是弊端多多,不合時宜了,全國在冊的衛所兵有百萬余,但真正存在的連五十萬都不到,能戰的就更是少了,不論面對關外的建虜還是中原的流賊,衛所兵都一塌糊涂,毫無戰力。

但偏偏朝廷每年在衛所兵上耗費銀兩眾多,因此臣以為,要想外抗建虜,內平流賊,衛所制必須有所改變?!?br>
陳新甲所說,并沒有什么新意,但卻是一種態度的展現。

而朱慈烺要的就是這種態度。

“陳部堂以為該怎么改?”朱慈烺不動聲色的問。

“去冗員,選精銳,信號令,責屯種!”陳新甲道。

朱慈烺微微點頭,陳新甲所說還是很有章法的,這個兵部尚書也不是白做,還是有點才能的,

于是再問:“如果朝廷決意整頓衛所,陳部堂,你能擔此重任嗎?”

陳新甲吃了一驚,太子此言可是有僭越的嫌疑了,陛下沒有令,內閣沒有擬,軍制改革這么大的事情,太子怎么可能可以妄言?

猶豫了一下,隨即在馬上拱手,朗聲回答:“只要陛下有令,臣赴湯蹈火,再所不辭!”

陳新甲回答的四平八穩,朱慈烺卻是暗暗嘆口氣,他當然知道自己剛才的問題有點僭越,正是因為僭越他才要向兵部尚書發問。

兵部和其他五部不同,其他五部都可以是循規守舊之輩,兵部卻不可以,現今內外兵事不亂,大明節節敗退,非有睿智通達,能大破大立之人擔任兵部尚書不可,如此方有可能挽回頹勢,

但看陳新甲將“陛下”頂在前面,顯然是沒有革故鼎新的決心,非“改革”之才。

也是,歷史的改革者都沒有好下場,從商鞅到張居正無不如此,陳新甲并不是什么大才,有所忌憚業是正常。

而且軍制改革關乎大明國運,改好了,大明中興,改不好,大明就玩完,如此艱巨的任務,確也不是平庸的陳新甲所能承擔的。

“對于流賊,部堂又怎么看呀?”

對陳新甲有了清晰的判斷,朱慈烺換了一個話題。

陳新甲不明白太子的話題變化為何如此劇烈?

不過他也樂意改變話題,于是朗聲回答:“殿下,流賊都是烏合之眾,雖然勢大,但卻難以成勢,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仍是遼東?!?br>
朱慈烺笑一笑,陳新甲雖然有點干才,但終究是缺乏戰略眼光,如果沒有李自成的幫忙,再過一百年,建虜也不可能攻破北京,在漢家江山上建立滿清王朝。

所以,大明的心腹之患并不是滿清,而是李自成。

但李自成并不是天生就是流寇,如果豐衣足食,國泰民安,鬼才愿意造反,所以歸根到底,大明朝的問題還是兩個字:民治。

至于建虜,只要緊守山海關,重兵屯于薊遼,加強沿途長城要塞的防守,堵死建虜繞道蒙古侵襲大明的路徑,再配合平遼三策,堅壁清野,不出五年,建虜必亂。

看來,陳新甲終究不是兵部尚書的最佳人選。

見朱慈烺忽然不說話了,陳新甲微微忐忑,難道是自己說錯話了?

想要問,但又不敢問。

雖然朱慈烺對陳新甲的個人才能沒有太大期望,但兵部尚書這樣位置卻可以做很多事情,且陳新甲是父皇的心腹,說起來還是要拉攏一下的。

“陳部堂對遼東又怎么看?”

朱慈烺問。

陳新甲精神一振,遼東才是他的強項,也是崇禎任用他為兵部尚書的原因。

陳新甲滔滔不絕的講。

朱慈烺靜靜聽。

沒有什么新奇的,無非就是扼守關隘,烽火示警,遼人守遼,沒有提出一個有用實際的策略。

最后,陳新甲終于說到一個還算有用的策略。

那就是徹底關閉馬市,不使一粒糧食,一斤生鐵流入建虜。

這也是朱慈烺向父皇提出的建議之一。

不過朝堂之上卻有朝臣提出異議,蒙古人雖然向建虜臣服,但因為有馬市的存在,所以他們并沒有全力幫助建虜,一旦斷絕馬市,就等于是徹底將他們推到了對立面。

再有,一旦關閉馬市,朝廷的戰馬從何而來?

沒有戰馬,朝廷又何以剿滅流寇,收復遼東呢?

所以,徹底關閉馬市之策在朝堂上討論了好幾次,始終沒有定論,最后采取折中之策,決定縮小馬市規模。

明末最大的問題就是官員短視,相互扯皮,蒙古人既然向建虜臣服,就已經是大明的敵人了。

又怎么能奢望他們看在馬市的份上,跟建虜三心二意,不全力幫助建虜呢?

而崇禎也被朝臣們唬住了,這么明顯的事情,竟然也下不了決斷。

朱慈烺心里有火氣,但他是太子,不是皇帝,朝政大策終究還是要聽父皇的。

“蒙古人不足慮,他們已經安逸一百年了,沒有建虜堅持,他們絕對不敢單獨寇邊,宣大府的精兵對付不了建虜,但對付他們還是不成問題的?!标愋录渍f。

朱慈烺點點頭:“但精兵需要良將,我憂心的是,曹文詔曹變蛟之后,我大明已經沒有良將了……”

“殿下過慮了,我大明富有天下,英才輩出,只要悉心選拔,豈能沒有良將?”陳新甲安慰。

朱慈烺沉思了一下,說:“劉肇基倒是一員良將,可惜負罪在家?!?br>
劉肇基,明末抗清名將。

崇禎十三年,任遼東副總兵,與曹變蛟等人合兵擊清軍于塔山、松山,并率士卒千余人救吳三桂于杏山,但被人誣以臨陣退卻,被督師洪承疇罷官免職,

歷史上,一直到崇禎十七年,劉肇基自請從征效力,才被朝廷重新起用,得加授左都督、太子太保銜。

1645年3月,清軍包圍揚州,史可法命附近駐軍增援,只有劉肇基一支孤軍趕到,入城守北門,城破之后,劉肇基率部400人與清兵死戰,格殺數百人,終寡不敵眾,

最后全軍覆沒,副將乙邦才、馬應魁、莊子固等皆同死。

劉肇基不但良將,也是忠臣。

這樣的人,不應放在家里。

“臣明白了?!标愋录仔乃纪ㄍ?,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。

身為兵部尚書,他有舉薦總兵的權力,只要不是有太大爭議的人選,皇帝和內閣一般都會準許。

“本宮聽說,薊州總兵白騰蛟統軍不嚴?!?br>
朱慈烺淡淡補充。

陳新甲點頭:“臣明白?!?br>
太子上一句是暗示起用劉肇基,這一句卻是明示劉肇基使用的位置。

太子說“統軍不嚴”,暗示他擼掉白騰蛟,不得給白騰蛟調職。

陳新甲不明白太子為什么對劉肇基如此看重?

但太子既然提出了,他就不能拒絕,只能想方設法的完成。

太子是國本,未來的皇帝,如非是有圣命,否則沒有人敢得罪太子。

對于太子的命令,能遵從是一定要遵從的。

朱慈烺為什么要把劉肇基安置在薊州?

很簡單,今冬十一月,建虜將兵分兩路,一路從界嶺口毀長城邊墻而入,另一路從黃崖口入寇,兩路兵鋒直指薊州,

歷史上,薊州很快就陷落,因為薊州陷落的太快,援兵來不及組織,所以明朝的防御陷入被動,

其后建虜經北京,分道南下,連克霸州、河間、永清、衡水,轉攻山東,將河北山東擄掠一空。

今世要想避免這場悲劇,薊州是重中之重。

現任薊州總兵白騰蛟,沒什么功績,所以必須擼掉。

朱慈烺不奢望劉肇基能打退建虜,只希望他能多拖延幾日就好。

“山西總兵李輔明還沒有回山西嗎?”沉思了一會,朱慈烺又問。

李輔明,參加松錦之戰的九邊總兵之一,松錦決戰前夜,他隨著王樸吳三桂一起敗逃至塔山,

歷史上,他和其他敗逃的總兵都受到了皇帝的斥責,崇禎十六年冬天建虜進犯寧遠,李輔明被任命為援剿總兵,星夜馳援,最后力戰死于陣中。

李輔明雖然在松錦敗逃了,但他知恥而后勇,寧遠血戰挽回了自己的聲譽。

朱慈烺想:李輔明不是名將,沒有赫赫戰績,但是忠臣,放在寧遠久后必死,既然是山西總兵,就讓他回山西最好。

李輔明回了山西,就可以把周遇吉調回京師,等到今年冬季,建虜繞道蒙古寇邊的時候,我手里就能多一張牌。

“李輔明還在寧遠修整,收編敗兵?!?br>
陳新甲回答,心想這我可辦不了,松山敗了,塔山杏山撤了。

寧遠已經是山海關外唯一的大明城池,寧遠城城池堅固,非塔山杏山那樣的小城所能比,皇帝不會輕易放棄,李輔明也不能離開寧遠。

朱慈烺知道這一點,所以只能輕輕嘆口氣。

大明忠臣烈士眾多,雖然他竭力全力,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救的。

就如汪喬年。

小說《重振大明》試讀結束,繼續閱讀請看下面?。?!

點擊閱讀全文

欧美私人情侣网名大全